近日,中非经贸博览会举办之际,湖南河村非洲文化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6月25日,乌干达共和国旅游、野生动物和遗产保护部部长伊弗雷姆·卡蒙图(Ephraim Kamuntu),乌干达野生动物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山姆·姆万达(Sam Mwandha)、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霍建军,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献春、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等一行赴长沙非洲文化园考察交流。
20多名非洲艺人和伊弗雷姆·卡蒙图一行见到彼此,感得格外亲切。艺人们为伊弗雷姆·卡蒙图一行送上鲜花表达欢迎,并热情地带着他们参观长沙非洲文化园。“感谢你们,在湖南传播着非洲文化。” 伊弗雷姆·卡蒙图向艺人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伊弗雷姆·卡蒙图一行先后考察了长沙非洲文化园雕塑园、艺术创作中心、中非友谊馆等,并在园区内乌干达国徽前合影。
如何更好地推进湖南与乌干达,乃至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东非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合作?围绕这个主题,伊弗雷姆·卡蒙图一行在长沙非洲文化园举行了湖南-乌干达文化旅游合作座谈会在。双方围绕如何以长沙到内罗比直航为核心,构建中转辐射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东非四国文化旅游圈,共同推动资源互补、产品互推、信息互享、客源互送、人才互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非旅游文化产业经验交流
座谈会上,长沙非洲文化园和地球仓科技有限公司等文旅企业代表分别就文化园区建设和旅居装备制造运营分享了成效和经验。
陈献春介绍了湖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他说,湖南与包括乌干达在内的东非国家均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东非地区的维多利亚湖、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野生动物等享誉世界,是湖南人去非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随着长沙至内罗毕直飞航线的开通,湖南与东非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将更加便捷。以长沙到内罗比直航为核心,可以构建中转辐射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东非四国文化旅游圈。
陈献春希望,湖南与东非四国从文旅部门、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和人才培训机构等四个层面,开展深度合作。他建议,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和乌干达旅游协会牵头,联合东非四国旅游行业协会和湖南商会共同搭建东非四国文化旅游交流合作联盟平台,进一步完善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织会员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携手合作研发设计和推介营销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KILIMALL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和长沙非洲文化园的宣传窗口作用,开设湖南与东非四国文化旅游资讯网页。以湘潭大学在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合作办学的孔子学院为载体,加强双方文化旅游人才培养。陈献春热忱欢迎乌干达文化旅游企业到湖南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霍建军介绍了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展情况。他说,协会会员履盖中国山岳型景区、河湖湿地景区、主题公园景区、文化遗产和保护单位等不同类型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一千多家实力雄厚的会员企业。发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特殊作用,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开放平台,支持会员企业走进“一带一路”,主动服务非洲国家,助推湖南-乌干达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这次协会组织了21家实力雄厚、有对非投资意向的会员企业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重点了解东非四国文旅项目合作需求。协会将突出以乌干达为重点,围绕构建东非四国文化旅游圈,搭建东非四国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今年下半年将组织会员企业走进东非四国开展投资项目对接,加强对非文旅产业投资合作和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伊弗雷姆·卡蒙图介绍了乌干达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他说,中国是最早与乌干达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是乌干达第一大投资国,在乌干达铁路、公路、机场、水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重要帮助。湖南又是毛主席的故乡,自己对这里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乌干达山清水秀,野生动物众多,民族风情浓郁,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乌干达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乌干达是一个美丽的高原国家,是尼罗河的发源地,气候非常宜人,也是非洲湖泊最多的地方,近年来被国际上多家旅游评级机构评为最佳旅游目的地国。乌干达高度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重要产业。
目前,乌干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现代化酒店、民宿建设及其他旅游接待服务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他希望借助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平台,邀请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组织会员企业与地球仓、中惠旅等湖南企业前往乌干达实地考察,期待中非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上有更多的合作。特别是以长沙到内罗比开通直航为契机,全面加强与湖南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重点抓好文化旅游项目招商、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等工作。
他透露,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乌干达将与湖南省签订文化旅游合作协议,希望湖南能帮助他们制定完整的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开发、设计更多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湖南游客去乌干达游玩。加大双方营销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游客互访规模。
中非经贸博览会
2019年6月27日,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式在长沙拉开序幕,50多个非洲国家共赴盛会。此博览会将长期落户湖南,每两年举办一次。
“湘非之交”由来已久,湖南与非洲有着心意相通的天然优势。河村非洲园凭借“主场优势”,作为参展方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
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蹈、栩栩如生的非洲动物雕塑、古老神秘的非洲壁画……自2017年开始,河村非洲文化园已先后完成非洲雕塑园、非洲风情文化表演、文化交流与培训等一期项目。二期将规划建设非洲文化展厅、非洲民宿等项目。
2018年7月开园以来,先后有来自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50余名艺人来到这里传播非洲文化艺术。目前,园内有10多名乌干达艺人,他们各有各的绝活,铁艺、木艺、雕塑、油画、歌舞、器乐……
同时,非洲艺人们和湖南本土的文化艺人进行交流,比如茶艺、湘绣、蜂业养殖、水稻水果种植等,他们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带回非洲。
在未来规划中,我们还将邀请更多的非洲国家艺人来园区交流,让更多湖南人感受非洲,促进湖湘文化与非洲文化的交融和彼此借鉴,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

中非艺术文化交流
近年来中非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渠道不断拓宽,内容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完善。2015年以来,湖南连续四年举办了对非投资论坛、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等大型对非经贸活动,并积极采取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在非洲有关国家设立商务代表处等方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湖南中非经贸交流成效显著。
本次在河村非洲园,我们同乌干达旅游部秘书长Doreen,旅游局董事birigwa以及国内省内等各界人士开展主题为“文化共兴,务实推进中非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的交流会。一起探讨在中非经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中非文化的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书法
书法是极其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此次交流会书法被作为重点展示项目,不少非洲友人为之叫好。
豫戏
豫戏同样是集百家之长的传统文化之一,其生动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动作配合唱词,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外宾们。
人文交流是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今日世界,人文交流已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国与国关系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和渠道,对消除认识差异、增进互信友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不断发展,其形式、程度、影响等与此前相比均有质的突破。
今天的文化盛事,将赋予中非人文合作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助力。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在中非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交织下,“中国巨龙”与“非洲雄狮”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携手共舞,共创“文化共兴”美好未来!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河村非洲园的支持
相关报道如下:
华声在线:湖南与乌干达欲“文旅联姻” 构建东非四国文化旅游圈
中国新闻网:探访河村非洲文化园:架起湖南与非洲文化交流桥梁
湖南日报社:不用去远方,在长沙体验精彩非洲风情文化
时刻新闻:探访非洲文化园,长沙和乌干达,哪里更热?
新湖南:长沙河村非洲文化园:感受原汁原味的非洲文化
新华网:“湘”约中非经贸博览会│探秘长沙河村非洲主题文化园
新华社:最近的远方:非洲,已在你我身边